文章来源:突破冰球官网 发布于:2024-12-28 浏览:21
根据第5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青少年遭受网络欺凌和校园欺凌的比例分别为38%和30%。遭受欺凌的青少年往往会在经历欺凌事件后产生孤僻、易怒、抑郁等负性情绪或采取回击和报复等攻击性行为。恶意创造力是指通过多种新颖方式蓄意伤害他人(或自己、组织和社会)的能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反社会行为,因其往往是意想不到和违反规则的,因此恶意创造力可能比一般的攻击性行为产生更严重的影响。但尚未有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基于此,突破冰球官网童丹丹副教授团队开展一项纵向研究,考察被欺凌对恶意创造力的影响机制。
262 名农村青少年(Mage=14.67)完成两次(间隔一年四个月)欺凌受害(网络欺凌受害、校园欺凌受害)、敌意归因和恶意创造力的测量。交叉滞后分析结果显示,欺凌受害、恶意创造力和敌意归因的同时性相关和继时性相关均显著。网络欺凌受害可以跨时间预测敌意归因,敌意归因可以跨时间预测恶意创造力。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敌意归因在网络欺凌受害和恶意创造力中具有纵向中介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校园欺凌受害无法预测恶意创造力,故在校园欺凌受害和恶意创造力中纵向中介作用不成立。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如何减轻农村青少年因受欺凌导致的恶意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相关教育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图1 校园被欺凌和恶意创造力的交叉滞后模型
图2 网络被欺凌和恶意创造力的交叉滞后模型
图3 网络被欺凌和恶意创造力之间的纵向关系: 敌意归因纵向中介作用
本研究题为Bullying Victimization and Malevolent Creativity in Rural Adolescents: The Longitudinal Mediational Role of Hostile Attribution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该期刊对于深入理解网络环境中的人类心理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学者和专业人士提供了有价值的学术资源。
论文信息:
Tong, D., Shi, Y., Gu, X., & Lu, P. (2024). Bullying Victimization and Malevolent Creativity in Rural Adolescents: The Longitudinal Mediational Role of Hostile Attribution.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27(6), 420–425.